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朱嘉林

“袁主任,您帮我母亲开的中药真是有效又便宜,一副才40多元,吃了半个月她身体就好多了,真是太感谢您了!”“药无贵贱,治病就好!只要按时用药,坚持康复训练,情况会越来越好!”近日,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办公室内看到,家住常宁的徐先生一家诚挚地向该科主任袁翀飞表示感谢。

徐先生的母亲此前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由于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术后康复未取得很好的效果,于是在朋友的介绍医院寻求后续康复治疗。袁翀飞仔细查看患者的检查结果后,予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的中药方剂,并配合针灸、理疗以及语言、肢体康复训练。半个月后,其母亲病情康复了许多,从此前的卧床不起,到如今的能站立片刻,徐先生一家见此情况欣喜万分。

这是袁翀飞从患者角度出发、全心全意为患者治疗的一个缩影。从医17年来,袁翀飞始终带着责任心、耐心和爱心接诊每一位患者,她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治疗时尽心竭力,推行“简、便、验、廉”的医疗方案,让患者用较少的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刻苦钻研,用精湛的医术打开病人希望之门

年,袁翀飞自湖南省中医学院毕业后医院工作,师从于湖南省名中医贺新民,所学甚多,不仅是习得扎实的医疗技术,还有对患者认真负责、对医学扎实钻研的态度。

袁翀飞回忆,刚参加工作时,40岁女性患者林某的就诊经历让她至今印象深刻。林某入院时出现了反复的发热、多关节疼痛肿胀、贫血和神疲乏力等症状,此前辗转长沙、医院诊治,效果不好。林某没有办法,只能回家休养。回到衡阳后,朋友向她介绍中医药治疗,于是慕医院。当时贺新民为其仔细地检查身体情况后,并未有新的发现,于是便慎之又慎,特意查阅了相关书籍和资料,最终贺新民辨证她为风湿痹症,于是对症为其予以中药为主、中医外治为辅的综合治疗。一周后,林某的体温便下降到正常范围,最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老师时刻为患者着想,立足患者角度看待问题。”贺新民对患者的认真负责、观察患者病情的细心耐心、碰到困难时的努力钻研深深影响着袁翀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一名好的医生,仅仅靠仁心是不够的,还要提升医技,要有精湛的医术才能真正解除患者病痛,给患者带去希望。

多年来,袁翀飞潜心研究中医学术,以中为本,中西结合,精益求精,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年,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年,又医院康复科进修学习。先后发表论文5篇,参加省级课题研究一项。如今,袁翀飞擅长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脊髓损伤、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蛛网膜下腔出血、带状疱疹神经痛等的康复治疗,对高血压病、阿尔兹海默症、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抑郁症、失眠等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独到的见解。由于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她还被选为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传承人,进行了3年的全面培养。

袁翀飞说,如今她每年接诊的康复患者近位,在她接诊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超过90岁,是一位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年龄最小的只有9岁,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既有瘫痪几个月,医院劝回准备放弃治疗的;也有因为信任,身体稍有不适就找她咨询的。“不管年龄大小,无论病情轻重,我都一视同仁,竭尽全力把他们服务好,有许多患者因为看病,和我都成了朋友!”袁翀飞说。

年,袁翀飞任中医康复科副主任;今年,她成为该科主任。“这一路走来,都离不开患者的支持。而作为医者,我需要做的,就是切实地为患者考虑,从患者的角度来帮助他解决问题,为患者负责,做到充分沟通,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彼此信任。”袁翀飞说道。

医者仁心,以真诚的服务赢得患者诚挚点赞

“我们科室主要收治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帕金森病、脊髓炎、高血压、头痛、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袁翀飞向记者介绍,在中医康复科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老年人居多,尤其以脑中风瘫痪的老年人居多。这些老人多半生活不能自理,身体情况不好,对于这类群体而言,我们不仅要治病,更重要的还要做好“疗心”。

如何做好“疗心”呢?袁翀飞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真诚的医疗护理服务。有些老年患者因为久卧病床产生压疮,身上会散发难闻的气味,有些患者子女都会避得远远的,患者则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出现抑郁情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袁翀飞不仅要求科室所有护士要及时为患者清洗、擦拭身体,防止压疮,自己也以身作则,不嫌脏、不怕苦地做好患者每一次的治疗。对于情绪低落、消极治疗的患者,袁翀飞就抽空陪他们聊天,在药物施治的基础上,袁翀飞不厌其烦地进行宽慰疏导,最终使得病人放下了心理包袱。她常常对科室医护人员说:“作为医者,服务好每位患者,我们责无旁贷。”

去年8月,科室收治了82岁的患者吴奶奶,其因头痛、头晕的症状持续一天,医院就诊后头颅CT检查提示正常,便没引起重视。但因为吴奶奶实在疼痛难忍,医院中医康复科就诊。

接诊后,袁翀飞发现患者总是闭着眼睛,仔细检查询问得知,患者并非主动闭眼,而是右眼睁不开。为了尽快查出原因,袁翀飞让吴奶奶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检查显示其脑沟表面有少量白色阴影。原来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患者头痛欲裂,头晕剧烈,并累及动眼神经,导致动眼神经瘫痪,眼睛无法睁开,这种情况必须马上手术治疗。

本以为是简单的头痛,但却要做手术,吴奶奶的子女不以为然。“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死亡率会随着发病的次数增多而越来越高。”袁翀飞耐心地向吴奶奶的子女解释了病情的危急。幸运的是,在及时有效的检查、当机立断的手术后,吴奶奶最后得以化险为夷。术后,吴奶奶恢复情况非常好。

有一次查房时,吴奶奶见到袁翀飞,便扑通一下激动地跪在她面前:“当时我的子女看到我一直头痛都不理解,是你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是你挽救了我的生命啊!”见状,袁翀飞立即扶着吴奶奶坐回病床,并说道:“医生的责任就是治病救人,认真对待患者的病情,不放过蛛丝马迹找到病根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义务!”那天正好是8月19日医师节,袁翀飞回忆道:“吴奶奶的感谢就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袁翀飞说,作为医者,患者及家属的信赖与好评就是对她努力与付出的最大回报,看到患者康复后的灿烂笑容就是她最开心的事情。

从医17年来,袁翀飞几乎全身心都奉献在工作岗位上,对家庭的照顾少之又少。即便这样,5岁的女儿却用稚嫩的话语告诉她:“妈妈,我很开心!因为我的妈妈是医生,能让那些爷爷奶奶好起来!”袁翀飞说,有了家人的支持,她也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用一生去践行医者职责:为患者热忱服务,让患者早日康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dlhh.com/zcmbyf/28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