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性作用,如金银花、板蓝根、钩藤、羚羊角、黄芩等;多数温热药则具有中枢兴奋作用,例如麻黄、麝香、马钱子等。热证患者常表现出精神振奋、语声高亢、高热惊厥、情绪激动等中枢兴奋症状;寒证患者常表现出精神倦怠、安静、语音低微等中枢抑制状态。寒证患者经温热药物治疗或热证患者经寒凉药物治疗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获得显著改善,说明药物的寒热之性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用寒凉药或温热药制备寒证或热证动物模型,可见类似寒证或热证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变化,如寒证模型大鼠(灌服龙胆草、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生石膏造模)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说明动物处于中枢抑制状态;热证模型大鼠(灌服附子、干姜、肉桂造模)痛阈值和惊厥阈值降低,说明动物处于中枢兴奋状态。

模型动物脑内神经递质含量也发生相应变化,寒凉药(知母、石膏、黄柏)制备虚寒证模型大鼠,使其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和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降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升高,表现出中枢抑制状态;温热药附子、肉桂、干姜等可使动物脑内参与合成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的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增加,NA、DA含量逐渐增加,而使脑内5-HT含量降低。使用附子、干姜、肉桂等制备的热证模型动物脑内酪氨酸羟化酶活性显著增高,兴奋性神经递质NA含量增加;寒凉药知母、石膏、黄柏等可使动物脑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而NA合成抑制,含量降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dlhh.com/zcmbyf/2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