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已经来临了,心血管疾病是一年当中发病率最高的季节。每天急诊室里的病人大多数也都是心脑血管突发的患者,我们都知道一旦去了急诊室那就是生命堪忧了。目前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处于上升期,据统计心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达到2.9亿,其中冠心病万,脑卒中有万。

在急诊室经常见到很多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其中郑大哥就是一个,他每次吃饭后都抽上两只烟,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20多年,但有一天郑大哥头痛得睡不着,一直翻来覆去的,他老婆就急忙给老郑量血压,血压高达,而且郑大哥说不出话来,妻子便立马拨打,医院去检查。

医生做了简单的检查,初步预测是脑血栓,后来又做了脑部CT,结果发现脑部里面有血栓,但郑大哥还躺在抢救室里,处于昏迷状态,凌晨4点多时,心电图发出刺耳的叫声,医生马上对郑大哥进行抢救,经过抢救后还是失败了,医生对他家属说“患者脑梗抢救失败,死亡时间凌晨4::40”。妻子抱头痛哭,一边哭着一边说:“早就叫你戒烟了,你非不戒。”

一旦身体出现5个症状,不是脑梗就是脑血栓,要警惕:

1、精神萎靡

每天都昏昏欲睡,频繁打哈欠,大多是因脑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的原因,有研究发现70%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5~10天内有频繁打哈欠的异常表现。

2、头痛头晕

突然间感到眩晕,但几秒钟后又恢复正常。但与平常的头痛不同的是,疼痛程度是一种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头痛。

3、讲话不清楚

因脑动脉供血不足,会影响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因此会导致暂时性讲话不清或吐字不出。

4、手脚麻木

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出现“嘴斜眼歪”的预兆。还有患者会出现肢体无力,不受支配,走路时一只脚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

5、视力暂时性模糊

眼睛突然一瞬间看不出事物,但数秒钟后又恢复回来,这是因大脑内的血流量减少了,微小的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引起的。

如何预防脑梗或脑血栓呢

1、多吃通血管的食物

如姬松茸、芦笋、枸杞子、大豆等,脑梗、脑血栓等是因为脑部血液粘稠度高、动脉堵塞变窄,影响血液的运输,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所以,通过多吃疏通血管的食物,让血液运输畅通,有利于脑梗塞的更快恢复。

不过食物调理需持之以恒,而且食物进行烹饪过程营养的流失以及药材中的大分子物质不容易被吸收,所以起到的作用不大,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喝它们的食物发酵液,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食物跟益生菌发酵,不仅能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转化成更利于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而且发酵后会增强食物中药效的疗效,比如姬松茸芦笋发酵菌液,喝20ml相当于吃几十斤的食物了,在市面上有很多这类的食物发酵液。

2、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利于预防高血脂和血管硬化,因烟草中含有一氧化碳、尼苦丁等物质,会加重动脉硬化,而过度饮酒会损伤肝脏,而肝脏一旦损伤就会减少卵磷脂的分泌,而卵磷脂是血管的“天然清扫队”,可清除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液垃圾。

3、多做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能消耗能量燃烧脂肪,增加心跳,加快了血液流动,从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垃圾,因此要适当运动,有益于人体健康,有氧运动有很多,包括慢跑、快走、游泳、打太极拳、打球等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dlhh.com/zcmbyf/2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