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白癜风专家会诊 https://m-mip.39.net/m/mipso_5781271.html

今天早上和往常一样,听着凯叔西游记送竺艾芸上学。因为路上比较远,我们基本能听2-3集的西游记故事。今天说的正是真假美猴王。

还记得当初我第一次看西游记的时候,也是一个暑假,我和竺艾芸现在差不多大,也是6岁的样子。深深的被西游记的故事打动了,我记得当初的真假美猴王是说,最后唐僧/观音包括玉帝也没有办法分辨悟空和六耳猕猴。真假悟空实在难辨,六耳猕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领,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孙悟空掀起了一场场恶斗,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真假美猴王一直厮打到灵山,要让如来佛辨个真伪,说出是非。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前,六耳猕猴最终闹了个原形毕露,自食恶果。悟空气愤不过,将其打死。悟空也回到唐僧身边。这是摘抄原著。

可是新版的说的是二心归一,只有一心一意,才能再次踏上西天取经之路。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悟空接纳了另外一个自己,二合一。如来说:悟空,你回去告诉你师傅,悟空回来了,但是又和之前的悟空有所不同。这真的是妙啊~我理解是说,悟空既然很难打败六耳猕猴,不如让敌人变成朋友,这样也就消灭了敌人了不是吗?为什么一定要分个真假,拼个你死我活?人世界,最重要的是分辨真假对错吗?在时间的维度上,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多少事情是能够论绝对的对,绝对的错的。

另一种解读是具体到每一个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符合中国人的古代太极哲学说。我们需要不断的和自己和解,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吸收,接纳自己的另一面,当然这也不是说另一面一定是不好的。二心归一,取得人生真经。

果然名著是很耐人寻味的,5岁小孩读名著有5岁的见解。30岁读名著,有30岁的看法。因此,名著才是常读常新吧。竺艾芸,我们一起长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dlhh.com/zcmbzl/26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