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传承丨高添铭同学成为大连医科大学第1
更多精彩,请 大连医科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自年首次在全校组织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以来,我校共开展10次大型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累计名志愿者将自己的血样信息纳入中华骨髓库。截至目前,我校共有12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东北地区捐献成功人数最多的高校。牵动大连与重庆的“生命救援”我校第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高添铭 4月5日上午8时,医院血液病诊疗中心,一场牵动着大连与重庆两地的“生命救援”正在进行。在这里,第二临床学院七年制级的高添铭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血细胞分离机“嗡嗡”响起,珍贵的造血干细胞一点一滴地被采集起来。中午12时40分,经过4个半小时的采集,毫升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完毕。工作人员即刻将这份珍贵的“生命礼物”装入一个特殊的便携式急救箱,火速运抵周水子机场“直飞”重庆,它们将为一名不满周岁的孩子带去生命的希望。高添铭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至此,大连医科大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12例。 当天上午,大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朱晓昕、学校第二临床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琳、学校团委书医院看望高添铭,并代表学校为他送去了营养品。医院工作的我校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新生、第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文雯也一起来到病房探望高添铭。大连市红十字会向高添铭颁发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荣誉证书和大连市红十字荣誉奖章,表彰他的爱心捐献行为。学校红十字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还为他带来了写满同学们祝福的“小礼物”和特别制作的文化衫。我要把最好的血液献给他大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朱晓昕为高添铭颁发证书和奖章 22岁的高添铭,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临床医生。年11月,刚步入大学之门的他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成为了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年8月,他接到初步配型成功的电话,经过短暂的惊喜、激动,他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 谈起这次捐献,高添铭说“人为存在而活,为了爱,为了自己,为家,为国,为社会。人的生命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你选择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选择。” 通过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格检查,高添铭完全符合捐献条件,他在寒假期间特意从贵州赶回大连,但由于受捐患者身体原因,未能完成捐献。高添铭一边忐忑地等待这十万分之一的缘分,一边积极锻炼身体。他说,要调整到最佳状态,把高质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小患者,自己付出一点努力就可以延续另一个生命,在成为一名医生之前以这样的方式救人是一种幸运。终于,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远在重庆的那个娇小的生命,4月初,高添铭再次接到捐献通知。乐人之乐真诚奉献志愿者为高添铭送来写满祝福的“小礼物”和特别制作的文化衫 在与高添铭的交谈中,志愿者们发现这是一个很幽默,也很阳光的大男孩。从如何说服家人到如何看待奉献,他和大家分享了从知道配型成功后到完成捐献的经过和心理历程。“我很清楚地知道生命的可贵,所以当我接到红十字工作人员的通知电话时,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捐!”他说,“因为规定限制,我甚至不知道受捐者是什么身份,但我觉得有机会、有能力救人一命,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觉得给予别人快乐比自己获得快乐更加令人快乐!” 熟悉高添铭的人都说他:友善豁达、热心公益。从大一开始,他就多次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在他心中,早已把舍己救人作为自己的精神信仰。他还利用寒暑假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奉献爱心。他说自己最喜欢与同学们一起坐在老人的身边,翻看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倾听他们曾经的故事,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中的波澜壮阔。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是一种习惯,这些他认为的小事,都在默默地向外界传递着正能量,这也正是这个社会最温柔的善意。朴实坚定心怀远方 谈起梦想,高添铭说自己向往向往在旅行中感受一场淋漓尽致的视觉震撼,期待着与漠河的神秘极光来一次浪漫邂逅。“自然很美,生命很美。当你感觉倦了的时候,就出去走走,看看平潮滩的浪,听听喜鹊在枝头的叫声,在操场上尽情的奔跑,你会在不经意之间发现很多乐趣的。”在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中都透露着高添铭特有的自信坚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谈及捐献结束后的打算,高添铭表示要尽快回到学校重返课堂,把精力投入与学习之中,不拉下太多的课程,不耽误对医学的探索。只言片语间,透漏出一份从容淡定,更有一份执着追求。他用自己的侠义和担当告诉我们,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本该如此。
图文来源:大连医科大学团委
大连医科大学讲述大医故事 传播大医声音阐释大医特色 传承大医文化弘扬大医精神 凝聚大医力量塑造大医形象 提升大医声誉扫描下方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dlhh.com/zcmbzl/2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救命急救小常识1心梗与心脏介入治
- 下一篇文章: 莆田系最全资料莆田系医院名单曝光,哈